对广州而言:10年内改造138条村面临流产
广州城市的扩张,使得一些原本位于近郊的农村被一条条“红线”划进了城区,政府开始向城市近郊的杨箕、猎德、冼村、石牌等乡村征地,这些位于天河商业中心地带的城中村,几乎都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被高楼大厦“包围”而形成,一片片廉租农房区,进出着一批批在附近工作的外来人口。然而,当年的规划者不曾想到,由此诞生的“城中村”多年后竟然成了城市的一块块伤疤,成了政府眼里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痼疾。
2007年之后,广州开始尝试“城中村”改造新思路——以政府为主导,以村为主体,引入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。随着2010年猎德村的改造成功,这种由开发商“出钱”,村集体“出地”的模式成为广州“城中村”改造常用路径。
2010年亚运会之前,广州市曾经提出过“10年内改造138条村”的雄心壮志,但是5年下来,真正能够改得动的村屈指可数。原定2012年底完成的广州市52村整体拆除计划,截至目前仅猎德、杨箕等少数完成。广州的杨箕村曾经因钉子户问题拖了足足三年才拆得动。显然,经过了10多年探索、3年多实践推进的广州“城中村”改造的理念和模式,在实际中仍面临重重阻力。
前段时间,一篇题为“爆炸!顺德这条村发达了!每家分红360万!明天过去领钱!隔壁村民纷纷要求请吃饭!”的爆料文刷屏微信朋友圈。在此背景下,各大“土豪村”涌现的猛料不时传来,让小伙伴们是相当的不淡定。然而,广州城中村改造却不只是如此简单,拆迁过程中矛盾重重。
广州的杨箕村曾经因钉子户问题拖了足足三年才拆得动。在两年多时间里,广州房价飙升,曾经一共有一千四百多户村民的杨箕村,99%以上的已经搬走了,只有不到1%的留守户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钉子户与拆迁户的关系也是越闹越僵,那场拆迁事件也被称作是“百分之九十九对百分之一的拆迁”。
钉子户死守不拆,已拆迁的村民居无定所,生活极不方便,曾有村民表示“他们(钉子户)凭什么让我们这么苦。”而钉子户认为自己只是在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,“拆迁补偿太少了,对于以后的生活来说补偿远远不够。”
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,由于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数量庞大,类型错综复杂,牵涉面广,与经济发展、群众利益等敏感问题交织在一起,处理难度非常大,尤其在广州,很多城中村居民房租收入很高,拆迁补偿的价格很难谈拢,一旦出现少数钉子户抗拒拆迁或者索要过高补偿,处理起来就非常麻烦。
也有不少开发商叫屈“面对违建钉子户,开发商也是弱势群体”。因长期未开发损失上千万上亿都有可能,工期一拖再拖,损失很大,加之已经拆迁住户在外的食宿、银行利息等问题,对开发商压力也很大。
曾经有一开发商在面对钉子户时表示“仅从银行贷款的利息一项,每天就要付出数十万元的损失,而这一状态已持续了两年多。”可以说钉子户一日不拆迁,开发商就多了一日的金钱支出,这还不包括因不能如期开工而对建筑商的赔偿金、因不能如期交房而对已购房业主的赔偿,,还有其他如资金投入效益等诸多经济损失及企业形象、信誉等损害。
在高楼包围下,在透不过光线的握手楼之间,原住民与外来租住者们,各取所需。那里有龙船南音,也有脏乱、逼仄、阴暗、不体面,但是,正是这样的城中村,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广州这座城市的门槛,使得300万外来流动人员,以此为踏板,零限度地接触到城市的中心,廉价地做着“广州梦”,也让广州获得了“开放、包容”的美誉。
城中村租金低廉的房屋,为上百万初到广州的农民工、白领及周边高校刚毕业的学生等提供最初的落脚点。传说中,曾是中国首富的丁磊,年轻时就一度蜗居在石牌村某个十几平方的出租房里。
而对于上百万城中村的租客来说,更多地只能选择更大范围的迁徙。但是,生活成本的增加,已经急切地摆在他们的面前。猎德改造启动以后,石牌村的租价提高了20%左右。但是,对于很多租客说,没有了天河的城中村,他们仍将尝试寻找附近的城中村居住,直到没有城中村的那一天。
“留下是为了有一日能离开”,这是城中村租住者的终极目标。
小编认为,随着广州的发展,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。对城中村而言,要不要改造从未是个问题,选择怎样的改造模式才是分歧所在。当前钉子户与开发商的矛盾往往是可以调和的,这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规范。
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关注在补偿的问题上,被改变的有城中村的原住民,以及比原住民多上10倍的租客们。这并不是一拆了事,拆完之后的生活如何继续,这才是政府需要深思的问题。
小字阿瞒:城中村没有了的话,谁来广州打工?往大里说,广州的繁华和发展,靠的就是这上千万的外来人。
半瓶水晃荡:支持强拆。坚决支持强拆。 极端个人主义坚决不能在中国抬头 。
我就看看:商业社会, 就应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谈判. 不可以强买强卖, 更不能强拆, 也不能打着社会的旗号, 强行判决某项建筑可以拆除。
已拆迁村民:“他们(指钉子户)凭什么让我们这么苦?”
墨心人: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少钉子户,动不动就是“最牛的”。他们引起社会的关注之后,最后妥协的往往是政府或开发商。这就给了大家一个错觉,似乎这些钉子户的行为是对的,错的是政府或者开发商。